阻碍孩子心理健康的三个因素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转载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7-6-12
阻碍孩子心理健康的三个因素
如果有下次,孩子会改变自己吗
下面的对话,或者类似的对话,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
妈妈:你抢小朋友的玩具,对吗?
孩子:不对。
妈妈:如果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,应该怎么办呢?
孩子:要跟小朋友商量。小朋友同意才可以玩。不同意就不能玩。
妈妈:你知道应该这样做,为什么还要去抢小朋友玩具呢?
-
阻碍孩子心理健康的三个因素
孩子:因为我想玩。
妈妈:下次还这样吗?
孩子:不这样了。
妈妈:下次应该怎样呀?
孩子:跟小朋友好好商量。
如果有下次,孩子会怎样呢?当然,他还可能会毫不犹豫出手。这就是孩子,他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可以做,或者必须做,可他就是抵挡不住诱惑,控制不了冲动。于是,在他强烈的欲望面前,规则的约束力变得疲软无比。
我们或许会给孩子的这种行为贴上“顽皮”、“淘气”、“明知故犯”等标签。然而,孩子果真如此吗?
曾经看过一部电影,叫《地球上的星星》,讲述了8岁小男孩伊夏的故事。这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,因为阅读障碍,他的成绩一塌糊涂,并因此遭受了非常多不公平的待遇。这使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。当他惹的麻烦超乎父母承受力的时候,伊夏的父母将他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。在寄宿学校,他的日子更难熬了。没有人懂他,更没有人试图去理解他那异彩纷呈的世界是多么的神奇。直到一位代课美术教师到来,伊夏的世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老师的帮助下,伊夏重拾自信与快乐,一切开始奇迹般地转化。
正如伊夏一样,每个被贴上“顽皮”、“淘气”、“明知故犯”等负面标签的孩子都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。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,尤其如此。